>>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-> 政协工作 -> 提案工作
守护“生命之源” 共筑水安全防线——农工党宁夏区委会、自治区政协委员聚焦我区水资源安全保障建言
2025-05-22 08:49:23   来源:华兴时报

   水,是生命的基石,滋养万物,孕育生命。然而,当前水资源短缺、水污染等问题依然严峻。今年,农工党宁夏区委会、自治区政协委员牛小苗聚焦我区水资源安全保护利用,围绕矿井水安全处置、加强水源地保护等方面积极建言。

   推进矿井水安全处置和资源化利用

  “近年来,我区矿井水保护和利用能力不断提升,利用量持续增长,但总体上利用率仍不够高。”农工党宁夏区委会在调研中发现,煤炭集中开发导致地下水破坏,以矿井水的方式涌出,造成水资源、水环境、水生态复合性问题突出,增加生态环境退化风险。

  今年,农工党宁夏区委会提交的《关于推进矿井水安全处置和资源化利用的提案》中介绍,矿井水高悬浮物、高矿化度的特征导致处理工艺复杂、药剂使用量大、处理回用成本较高,且矿井水利用的距离远、配套设施不完善、利用途径单一,矿井水处理、排放、利用等环节还存在相关标准缺失或控制因子不全等问题,如宁东基地矿井水及反渗透处理后的高盐水主要储存在南湖,随着矿井水排放量的不断增加和蒸发浓缩影响,南湖水质中总溶解固体的浓度、总硬度逐步升高,分别达到15100毫克/升、3800毫克/升,这可能会影响南湖原有的生态系统稳定性。

  针对以上问题,农工党宁夏区委会建议,加强源头控制,有效保护地下水资源。在矿区开展总体规划、规划环评时,应充分论证煤炭开发对地下水的影响程度,合理规划开采区域。优化处置工艺,提高矿井水处理水平。强化科技支撑,鼓励科研机构、企业、高校组织重大技术联合攻关,积极探索低成本的综合处理回用技术,促进矿井水综合治理科技成果产业化,在矿井水处理中应充分开发使用地风能、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,鼓励采用海水淡化技术、热法脱盐、井下预处理—地面深度处理工艺、高效除氟等技术,降低高悬浮矿井水和高矿化度矿井水处理成本,提升处置回用经济性。

  同时,健全政策标准,拓宽矿井水利用途径。推动修订《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》,补充矿化度等水质控制指标,为管理部门日常监管提供坚实保障。探索制定矿井水分质利用的技术指南,消除矿井水利用各环节存在的技术和管理盲区,打通矿井水利用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加强监测预警,及早防控生态风险。建立健全宁东南湖水质定期监测和生态变化调查机制,对水质矿化度、水生动植物等开展跟踪监测,及时采取有效措施,防控生态环境破坏问题。

   加强水源地安全保障 守护群众饮水安全

  “我区有广袤的农业用地,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化肥、农药等可能随着雨水冲刷等方式流入水源地,对水质造成污染,部分小型工业企业可能存在环保措施执行不到位的情况,其废水排放可能影响到附近的水源地造成水安全隐患。”自治区政协委员牛小苗在《关于加强我区自来水安全保障的提案》中提出,加强我区自来水安全保障,守护群众饮水安全刻不容缓。

  牛小苗建议,推广绿色农业技术,鼓励农民采用生态农业模式,如推广有机肥料的使用,减少化肥施用量,推广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等绿色病虫害防治技术,减少农药的使用。通过给予农业补贴、技术培训等方式来推动绿色农业技术的普及,建立水源地周边农业缓冲带,在水源地周边一定范围内,设置农业缓冲带,种植芦苇等具有吸附污染物、保护水土功能的植物,对流入水源地的污染物进行拦截和过滤。同时,严禁新建高污染、高风险的工业企业,对现有工业企业进行严格的环境监管,实时监测水质变化情况,一旦发现水质异常,能够及时发出预警,以便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。

  牛小苗在调研中发现,我区目前更多侧重于对水厂出厂水的检测,而对于管网末梢水(居民家中水龙头流出的水)的检测频率相对较低,难以全面反映居民实际使用的自来水质量,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和信息共享存在不畅,影响监管的整体效果,供水管网的建设和改造速度可能跟不上城市扩张的步伐,导致部分区域供水压力不稳定,影响居民正常用水。

  牛小苗建议,建立居民反馈机制,鼓励居民在发现水质异常时向相关部门报告,以便及时进行检测和处理,除了常规检测项目外,定期对水源水、出厂水和管网水进行水质全分析,确保水质的各项指标都符合国家标准,建立一个统一的自来水安全监管平台,实现信息共享、协同监管,进一步明确水利、环保、卫生等部门在自来水安全保障中的职责,避免出现职责不清、推诿扯皮的情况。建立跨部门的联合执法机制,对涉及自来水安全的违法行为进行联合打击,根据管网的老化程度、破损情况等因素,制定详细的改造计划,在老旧管网改造过程中,采用耐腐蚀、密封性好的新型管材,提高管网的质量和使用寿命,做好城市规划与管网规划的衔接。(记者 柳 昕)


【责任编辑】:包瑞